徐建民, 1993级玉田职教中心机电专业(车工专业)毕业生,凭借坚强的毅力,通过十余年的奋斗,现任“晶源电子”分厂厂长。
一、母校的培育是他人生事业发展的基石
从初次踏入校门的一个懵懂少年到一名合格职专毕业生两年多的学习,玉田职教中心给徐建民开启了通向知识海洋的大门,让他经受了锻炼,增长了人生经验,更让他体会到了玉田职教中心严谨的校风、学风,团结向上的精神面貌和积极进取精神。这些为徐建民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爱岗敬业是他的信念
1995年徐建民顺利通过了面试、考试,进入晶源电子公司工作,在此期间,他历任设备操作工、质检员、班长、车间主任、厂长。
入厂之初,徐建民从最基本的研磨学徒工做起,努力钻研专业技能,利用一切机会提升操作能力。当时他心里只有一种信念:那就是别人可以干的他就可以干,并且要比别人干得好;别人干不好或者干不了的,他也要争取把它干好。徐建民坚持每天平均比同期入厂的同事多干2个小时,在入厂后1个月的时间他的操作水平已经达到别人3个月才能达到的上岗水平。由于操作技能高、责任心强,一年后,公司将他调到当时生产线最为关键的工作岗位——腐蚀工序,再到后来的质检员、班长、车间主任、厂长的岗位。
正如徐建民所说:“一个人对待工作、学习的态度便可以预见他的一生,这就是所谓的态度决定人生。无论你在哪里工作,无论你的老板是谁,管理层都期望你不要坐等指令,而希望你积极主动,设身处地为老板着想,站在公司的角度考虑问题。能满足老板终级期望的人,常常会有更好的职业发展前景。”
三、以人为本,是管理工作的核心
“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也是人力资源工作的重要宗旨。
2004年7月初,徐建民工厂员工张瑞琴先天性心脏病复发,需要及时手术治疗,手术费用高达7、8万元。徐建民得知这一消息后,他立即向公司领导作了详细汇报,当即得到公司领导的支持并在工会的动员支持下开展了献爱心捐款活动,经过多方努力,共为张瑞琴募捐资金31000多元,后经北京阜外医院的手术治疗恢复了健康,几乎绝望中的她深深感受到了晶源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徐建民担任厂领导后牢记团队的精神并给员工以人文关怀和无私奉献的爱心,受到公司员工的一致好评。
四、探索创新,是他的追求
2004年底晶源电子公司根据市场需求,需要开发一种新的晶体器件,徐建民的工厂承担了这次开发、研制项目。徐建民担任项目研发负责人,当时,市场需求数量非常大、但是参数指标苛刻、时间紧迫,为了争取时间,徐建民带领他的研发团队绞尽脑汁制定、完善设计方案,多组实验同时进行。由于需要24小时连续定时加工,为了得到第一手真实的实验数据,徐建民对所有关键工序的实验不论白天黑夜、严寒酷暑都亲自操作、采集数据。失败与挫折经常困扰着他,放弃的念头不时在脑海里盘旋。天道酬勤,经过55个昼夜的艰苦攻关终于实验成功,并且在60天后实现大批量生产,提前2个月完成此次重大的研发项目,给公司的市场策划赢得了非常宝贵的时间。
创新是企业不断发展进步的动力,也是对新时代劳动者的新的挑战。国际晶体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只有在不断创新中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降低生产成本和市场风险,才能在残酷的市场中生存,创新型的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衡量新时代劳动者的标尺。
作者寄语:现代社会,瞬息万变,优秀的人才层出不穷,不想被社会淘汰,就要打好自己的根基,不要以为社会缺少你不行,事实只可能是你离开了社会无法生存。只有真实的本领永远不会离弃你,成为你脚下的巨石,让你登上更高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