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育方针与办学方向

       学校坚持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职业教育法及国家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学做人之道,修立业之本”为校训,秉承“学生的就业,是我们的事业;企业的需求,是我们的追求;家长的期望,是我们的愿望”的办学宗旨,信守“激情为先,发展为本,创新为魂”的办学理念,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问,以质量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素质培养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推进教育机制创新,通过教育使学生就业有优势,创业有本领,升学有门路,发展有基础,能掌握必要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掌握熟练的专门化技术,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综合素质和创业能力,培养与当地经济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从事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中级技能型应用型人才。


       二、发展规划与组织实施

       学校制定“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了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走内涵发展之路,深化办学体制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动职业教育向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发展的指导思想,确立以创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项目为主的总体发展目标和具体发展目标,明确了每项工作的具体完成时限、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制定了12项保证措施:加大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树立为学生发展服务的观念,首抓德育工作,培育特色专业,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建立就业导向的教学质量评价检查制度,提高“双师型”教师水平,提高学生就业层次,完善各种技能培训,拓宽筹资渠道,多措并举打造市职业教育发展的龙头学校。实现在校生保持在5000人《包括开展“送教下乡”,实施“新农村建设双带头人培养工程”、函授招生)以上;开展各种职业技能培训年8000人次以上;建成国家级示范性实训基地2个,省级实训基地2个,国家级示苑性专业1个,省示范性专业4个,市示范性专业2个,校外学生实习实训基地20个,年生产总值300万元规模的校办实体2个,学生实训设备达到部颁标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建成具有省级以上影响力的学生社团1个,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办学模式,建立弹性学习制度,实行学分制,创建全国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争创国家级重点技校并开设高级技工班。今后,学校将严格按照发展规划要求按时限去组织实施。


玉田职教中心办学行为

       通过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建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的意见》、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等相关法规、意见,使学校以及社会各界对职业教育的地位和发展前景有了新的认识,从而对职业教育更加坚定信o


       学校抓住机遇,加大学习宣传职业教育法规和政策的力度,印发宣传资料,制定我校促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各时期职业教育指导思想、发展目标、思路和措施,克难奋进,加快发展,使我校步入职业教育发展良性轨道,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升,初步形成了依法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局面。


       学校严格遵守各项纪律和各种行为规范,加大检查、督导、考评的力度,并把评价结果纳入个人考核。


       学校财务管理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强化预算管理过程,合理配置学校资源,开源节流。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严格贯彻执行政府采购制度、集中支付制度,做到应收尽收,应缴尽缴。


       学校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加强对国家助学金的管理和使用,制定学校国家助学金发放实施方案,通过学生申请、资格审查、公示,最后把助学金打到为学生免费办理的银行储蓄卡,由学生家长签字领取。由政教处具体负责国家助学金的申请、评定和发放工作。在发放国家助学金的同时,学校还对特困并品学兼优的学生给予校内资助,对家庭经济困难的的学生给予减免学费的资助。


       学校密切关注企业需求,找准合作点,开展多形式合作,按照企业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实施订单培养,为企业对口培养人才,派学生到企业进行实践,为企业在岗职工进行培训,为企业带料加工产品,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建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的意见》,组织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使其积极主动参与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研发等项目,但合作层次还需进一步提高,今后力争在广度和深度上取得实效。


学校校训

学做人之道,修立业之本。


办学宗旨

学生就业,我们的事业;

家长期望,我们的愿望

企业需求,我们的追求。


办学理念

开放办学 内涵发展 文化引领 服务社会


办学目标

培养有素养、有技能、有知识、有文化的应用型人才。


三风

校风:博爱、精技、务实、创新

教风:博学、善导、自律、奉献

学风:勤学、强技、自立、笃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