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增波,1992年进入玉田职教中心企业二班企业管理专业。现任唐山市旺鼎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年营业额达到3000万元,历经了创业的酸甜苦辣,回想起当年毕业后为了谋生所付出的艰辛他仍百感交集。

一、啤酒厂工人——并不如意的第一次上岗

1994年牛增波毕业后进入了玉田豪门啤酒厂,虽然工资不低,但是他每天的工作就是搬运啤酒箱。当时豪门啤酒正畅销全国各地,每天拉啤酒的大车在酒厂外排出十几里的长队。他的活儿好像总也干不完,再加上那时他年龄小,身体又单薄,这种超负荷的体力劳动真是有点吃不消,每天下班回家累得连饭也不想吃就瘫倒在床上。这样干了十个月,他毅然辞去了工作。

二、选择军旅生涯——一生无悔

1994年12月来到了山西大同,光荣地成了一名山西武警总队第四支队的战士。从军的这段岁月让他永生难忘,他说:“当过兵的人生才是完整的人生。流过汗、吃过苦、流过血,不过我不后悔!”三年的军旅生活感觉自己成熟了很多,也磨练了自己的意志,重要的是在那里他结识了一帮亲如兄弟的战友,他们在牛增波的创业过程中给了很大的帮助。退伍后他又开始了打工生涯,在饭店端过盘子,车间当过工人,建筑工地干过小工……

三、我的人生我做主——草根也要创业

1999年牛增波觉得这样打工永无出头之日,他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靠几亩庄稼地维持全家人的生活,看着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为生活劳累渐渐老去的身影,他暗自发誓:一定要混出个样子,好好照顾父母,给他们体面的生活。

他通过考察分析发现代理豪门啤酒是个商机,作为男人,尤其是一个没有背景和靠山的草根男人,想要成功需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和汗水,在朋友的帮助下,他果断地签下了代理豪门啤酒的合同,五年的啤酒代理,牛增波赚下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四、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老师是他的“军师”,战友是他的左膀右臂

2005年豪门啤酒的销售市场已逐渐萎缩,合同到期后他给自己放了长假,想想今后的路该如何走下去。

就在他感觉前途渺茫,不知何去何从的时候,他的班主任张银凤老师和他进行了一次倾心的交谈。张老师首先肯定了他的长处:喜欢交朋友、重感情、讲义气,朋友也一样与他坦诚相待。她鼓励牛增波一定要振作起来,每个人的一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要想有幸福的生活只有战胜它。

与张老师的这次长谈让他受益匪浅,他的心里一下子亮堂起来,像打了强心剂一样兴奋。张老师总是在他有困难的时候出现在他身边,不仅扶上马还要送一程,无论他在学校还是步入社会。他暗下决心:不干出个样子不见老师。他马上与他的战友联系,问他们有没有好的建议,大家一起考察市场,寻找商机。

终于在2008年,牛增波在战友们的帮助下开始组建运输车队,就是现在的迁西县拓维货运车队,主要运输成品钢材,包揽了整个山东地区。

组建一支拥有六十辆运输车的车队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前期筹备资金,真是困难重重,他所有的亲戚、朋友、战友他都借遍了,大家看他铁了心要干成,都把家里仅有的积蓄拿出来帮助他。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他的公司开始运营,60辆车每天运输量在800-1000吨,主要发往济南、泰安、德州、潍坊、胶州等地。牛增波的创业之路也开始开阔起来!

五、适时扩大经营规模——从运输到贸易的延伸

一个人眼界决定他的高度。2013年经过几年的摸索,他的运输业务已经从原来的山东地区扩大到天津和河北等地。

在经营中他发现很多钢厂的矿粉、焦炭等原材料在业界是个空白,他开始把目光转向了矿粉和焦炭贸易,这使企业的发展更是如虎添翼。牛增波在企业经营中坚持“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使他的公司运转顺利,业务突飞猛进,蒸蒸日上,年利润200万元左右,目前企业无银行贷款和民间借贷,在业界声望很高。

正如歌中所唱“阳光总在风雨后,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牛增波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他在城里给父母买上了宽敞的楼房,二老终于可以安享晚年了。牛增波感谢母校教给他知识,教会他做人的道理;感谢在事业上给予他帮助的张老师,她永远是他的良师益友。他表示今后会更加努力,发愤图强,为玉田职教中心树立自主创业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