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职中生活,美好回忆

高建明,中国共产党党员。1995年,高建明怀着对职中的向往,踏入了这个令她终生难忘的校园。眼前崭新的楼房,金光闪闪的校牌给了她无穷的力量,这就是她新的学习生涯的开始,她决心在这里奋发努力无悔于自己的青春。在任教老师们的引领下,她刻苦学习,不耻下问,不给自己留下不会的问题,当天问题当天解决。在这里高建明的成绩稳步上升,是班级里表现突出的学生。因为有了老师的培养,同学们的陪伴,难忘的的职中生活给她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二、从教十载,奉献青春

1998年7月高建明从自己倦恋的母校毕业,1999年12月她参加了河北省玉田县教育局组织的公开招聘,做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这时的高建明对自己倍加严格,认真学习普通话,努力与老教师学习,在教学教改中走在新教师的前列,不断自学,用知识武装头脑,在2003年11月获得专科学历,2011年1月获得本科教育管理学历。在教学工作当中,努力做到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必须要有一桶水”,她每天都抓住空闲时间学习钻研,希望自己再丰富点知识。不仅这样她还克服了生活上的种种困难,由于离家远,孩子经常照顾不上,特别是到雨雪天气,上班更是困难,经常因为雪天路滑而几次摔倒,但她依然坚持不迟到不早退。现在回想起来真的有一股冲劲,她说这和职中的学习生涯是分不开的,感谢在校老师的谆谆教导。

三、从头再来,成就梦想

人们常说:“当兵光荣,当军嫂更光荣”,高建明也加入到了军嫂的行列。2004她年组建了温馨的小家,但总是聚少离多,十年来在丈夫家总时间不超过一年。2006年儿子的出生让家里的重任落在她一人的头上,她就一个念头,不能让人看笑话,不能让生活压垮,拿出浑身的力气应对家里和工作。夫妻相距遥远,两人就在电话里互相安慰,互相鼓励,坚持了整整十年。正如军歌所唱到的“军功章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这一切也承受着时间的考验。2014年8月高建明办了随军手续,同丈夫结束了长达十年的分居生活。这真是喜忧参半,喜之喜不用分居了,给心一个完整的家;忧之优,最喜爱的工作怎么办?为了孩子为了家不得不放弃,可这是十五年的工作呀,学校就像家,没有了它,就像大树被连根拔起,内心无比的失落,将来怎么办,没有了工作就没了方向。她有些胆怯,有点后悔自己选择,又一个念头告诉自己不能放弃。最终她去职介找工作,在网上看招聘,那段时间非常的漫长。机会终于来了,她在昌平区残联组织的公开招聘公告上报了名。招聘人数只有48人,而报名人数达到200余人,高建明倍感压力,但是她默默的告诫自己,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准备的。她买了学习资料,认真备考,首先过了笔试这一关,接着是面试、体检,最终以前十名的好成绩被录取,她感到十分高兴。高建明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给家人、好友,并且第一次哭了,在那一时刻她内心得到了一个月以来的发泄。后来高建明被分配到昌平区十三陵镇残联,但是她并没有找到工作就松懈。由于生活环境的和风土人情的不同,想干好残联这个工作,对她来说是种挑战,凭着自己永不服输的心理和以往的工作经验,主动向工作上靠。残联是一个政策性非常强的机构,不能把政策宣传错,所以他认真学习政策条例,其次是向其它的老同志多学多问,凭借自己肯吃苦、肯干、实干的劲,很快进入工作状态,她也融入到了这个团体当中,工作开展的挺顺利,得到领导和科室人员的好评。

四、感恩母校,为校添彩 

职中的三年让高建明成长,得以历练。遇到挫折时,她就想到:有老师、同学们的默默支持,还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呢。她说从内心感谢的是母校,有了老师的教诲才能让自己在人生路上能坚持走过来,有了老师的言传身教,才让她在人生道路上不屈不挠。她会把职中精神发扬光大,用到极至,为玉田职教中心出彩。

作者寄语:生活中没有平坦的道路,要想走过坎坷的人生路需要满怀激情,高建明用她的经历告诉人们:生活赋予我们的一切都是财富,用激情拥抱生活,生命才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