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晖,男,迁西县滦阳乡水峪外村人,于1995年9月至1997年9月就读于玉田职教中心电工专业,并先后担任学生会体育部长、学生会副主席、学生会主席等职务。1998年10月进入河北津西钢铁集团股份公司工作。先后任炼钢厂电工、炼钢厂安全员、安全科副科长、科长等职务。2002.12调入股份公司生产部,先后任调度员、调度长、生产部副部长、生产部部长至今。
一、学习期间全方位锻炼提高,奠定坚实基础
1995年中考结束后,张春晖选择了玉田职教中心,这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作为一个外县来的学生,张春晖迅速适应了学校生活,进入班级后他积极协助老师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性格开朗的他成为同学学习的榜样,老师工作的助手。学习上他从不懈怠,有问题就积极和老师探讨,技能等各项成绩一直都很优秀。工作上他认真负责,讲究方法,从普通班干部到学生会主席,他成长为学生骨干。他说:职教中心在他最好的年华给了他最好的锻炼平台,为他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工作中从一线做起,一步一个脚印,用业绩回报社会
1998年10月他进入河北津西钢铁集团股份公司工作。从炼钢厂电工开始做起,到安全员、安全科副科长、科长,每一个阶段他都用严谨的态度、务实的精神展现出自己的实力。2002年12月调入股份公司生产部,先后任调度员、调度长、生产部副部长、生产部部长。从工作一线到管理岗位,他每一步都迈得坚实有力。
(一)夯实生产管理基础, 700万吨产能生产线高效运转。
张春晖在生产组织方式上大胆创新,夯实生产管理基础。将生产调度会细分为铁前会、钢后会、能源会、技改攻关会,同时适时组织各类现场会解决制约生产的瓶颈问题。为确保会议拍定内容有效落实,施行《调度会拍定事项跟踪反馈表》和《调度系统请复令制度》。坚持科学排产,合理安排检修,确保大生产平衡,津西股份呈现出稳产高效的生动局面,700万吨产能生产线高效运转,钢铁材月产均实现了月产60万吨的历史性突破。
(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降本增效成效显著。
1.推行单元管理,深化对标挖潜,炼铁成本持续降低。
为解决焦煤供应商多,因质量差异导致高炉炉况波动问题,2011年起,将炼铁生产系统以高炉为单位划分为9个单元,推行以性价比结合炉况的焦煤采购、使用方法,为炼铁生产顺行、降低成本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使高炉综合燃料消耗由580kg/t降至550 kg/t左右。为应对持续低迷的市场经济环境,公司于2011年启动对标日钢降本增效活动。对标回来后,张春辉协调科技中心及进出口部,积极研究、推进适应津西生产的低品低价外矿采购、使用办法并取得长足进步,使铁前成本降到2900元的低点。
2.开展技术攻关,提升企业创新创效水平。
近年来,该同志先后组织小粒级烧结矿入炉攻关、炼钢红泥用于球团生产攻关、钢渣二次筛分磁选改造、竖炉系统高架改造、生产水循环系统改造等各类技改攻关30余项,不仅使公司现场环境得到持续改善,而且循环经济建设取得长足进步,累计为公司创效3亿多元,而且循环经济。其中,炼钢红泥用于球团生产获 “2010年度唐山市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优秀成果奖”。
3.深化管理,创优环境,现场管理标准化扎实推进。
为打造海外上市公司全新形象,实现现场管理标准化、规范化,自2011年3月开始,该同志从外料场、厂区主路、公辅设施及生产现场四方面着手,把现场卫生管理、安全管理、设备管理、绿化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结合,在吸收“5S”管理精化得基础上,全面推行现场管理标准化工作。他亲自组织编制5万余字的《现场管理标准手册》,形成了指导干部员工行为、提高劳动效率、养成工作素养的标准汇编;组织了班组长以上干部现场管理标准化培训2600余人次;贯彻落实以“亮化明处、关注死角、深化定置管理”为核心的治理理念,组织实施现场环境改造583处,硬化料场70000平方米,新增绿化2000平方米。通过强化治理、规范管理,企业面貌焕然一新,为公司实现现场管理升级、提升企业综合管理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
评语:张春晖在玉田职教中心汲取知识,塑造自我,为走上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在工作中勤奋务实,开拓创新,成长为业务骨干,行业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