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于上个世纪70年代的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没有可以炫耀的家世,没有进过大学的校门,初始学历仅仅是中等职业学校的他,凭着自己不懈的努力和孜孜以求忘我前行的精神,从最初的打字员,到如今已经是我县县医院院长助理兼办公室主任,他就是沈立永。
1991年8月沈立永踏入了玉田第一职业中学的校门,选修了文秘专业,不到两年的职中学习生涯,使他完成了由少年到青年的过渡,经过老师精心教导和循循善诱,他的思想日益成熟,思维日渐敏捷,言行日趋得体,他学到了很多为人处事的原则,学会了从多角度看问题的方法,掌握了立足社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准确地说,职中的学习生活成了他立业、创业之本,成熟、成功的基石。
1992年10月,参加顶岗实习的沈立永来到了卫生局。走上工作岗位,他首先准确为自己定位,明确了努力方向。一开始,在县卫生局任打字员,一段时间后,他意识到打字不能作为自己一生的职业,自己学的是文秘专业,要利用自己所学知识给自己搭建一个可以一展才华的人生舞台。于是,他一边干好打字工作,一边和同事学习写作的知识和技巧,练习写作,先后有十余篇稿件在《中国卫生》、《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河北工人报》等刊物发表。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引导下,三年后,他如愿以偿地被安排到单位的写作岗位,完成了工作后的第一个跨越。
“学海无涯、学无止境、学而知之”他坚信只有努力学习,才能更好地适应形势、增长才识、干好工作。况且自己与大中专毕业的同事相比,理论专业知识水平低、社会阅力浅、工作能力差,别人都在不断学习提高,自己如果不努力学习,一定会被他人落的更远,最终被社会所淘汰。为此,他坚持工作时间向同事学,业余时间向书本学,他主动向领导争取外出学习的机会,在领导的支持下,他外出进修学习多次,并利用三年时间分别参加了清华、北大举办的“医院管理高级研修班”,修满结业,不断地增知识、长见识,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逐步满足工作岗位需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孜孜以求,忘我前行是他走向成功的关键。他总是坚持工作第一的原则,满腔的工作热情和强烈的责任心养成了他对待工作不怕苦和累的劲头。为了工作,他牺牲了太多的休息时间,甚至影响到家庭日常生活。曾有两次他与家人外出,都是因为单位的一个工作需要,使他刚到目的地便驱车返程,回单位工作。在工作上,他坚持干就要干好。他始终认为,自己认真努力地去做,做不好是能力和水平的问题,但可以做好而没有做好,就是态度问题,他不会因为工作态度和责任心而贻误工作。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可能犯错误,如何认识错误、改正错误是一个人的人生态度。智者善于用他人的经验和教训来完善自己,他努力做一名智者,对自我反思也从不懈怠,空闲之时,对自己的言行、工作经常进行梳理和反思,从中找出自身的不足和工作的薄弱之处,以便在自己的工作生活中注意和避免,使自己不断的完善和提高。
人人都渴望成功,成功是什么,沈立永认为就是沿着自己的人生目标,脚踏实地、披荆斩棘、奋发进取、不懈追求,那么就一定会到达成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