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玉田金色假日旅行社,精于品、诚于心、乐于行的市场口碑让每个人都竖起大拇指,旅行社的开创者正是玉田职教中心的优秀毕业生于德泉。

于德泉1974年4月出生,1991年在玉田职教中心供销一班就读,1992年12月分配到玉田县供销大厦工作;1997年,应社会发展的潮流下海经商。现任唐山玉田金色假日国际旅行社法人代表兼总经理。

一、职中,是成长的起跳板

回忆母校,于德泉有诸多感慨,“当年学校还在杨家套乡,条件比较艰苦,购买东西十分不便,经常需要去县城置办东西。”虽非班干部,但也算是一名“活跃分子”,班内有活动时,他都积极参加,大事小事也都帮忙解决。为了方便大家,于德泉经常和同学一起跑几十里远的县城去采买。也正是这些“事事参与”,为他的人际交往能力打下了一定基础,开启了未来的职业生涯之路。

校内学三年,校外展身手。1992年的深秋,于德泉离开了的职中校园,走向工作岗位,开始了人生的崭新阶段。初入职场他并没有太多的不适应,“这都得益于自己在学校的学习和锻炼,得益于学校对我的培养”,于德泉说。刚进入供销大厦,他被分配到百货组当会计,出色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组织能力让他崭露头角,被调到办公室工作,经过历练又调到业务科。他运用学校学到的经济学知识,紧跟市场形势,当初市场上化肥较畅销,他就带领几名同事深入南方,一去就是十天半个月,从没叫过苦。经过抓市场,抢业务,终取得玉田县化肥销量第一的业绩。这一干就是五年,从“初生牛犊”的大男孩到经验的丰富的业务员,于德泉把火热的青春献给了供销大厦。

二、旅游,是创业的试金石

“在如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铁饭碗已经不复存在。人不能总原地踏步,要有揣着驾驶证去做保洁的思想,要不断的开拓创新,学习新知识,以便能更好的适应这个多变的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找到更加适合自己的工作”,谈到创业,于德泉感慨良多。1997年他和朋友一起卖超音波电器,之后又结伴经营旅游车,跟旅行社开始了初次接触。又一个五年,于德泉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和旅游业知识。

2002年,他开始独身涉足旅游行业。当时,县城的人们旅游意识还相对淡薄,最困难时期,一年游客量还不到2000人次。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于德泉以“沟通一个客人,交上一个朋友”为工作座右铭,带领团队跑市场、做宣传。经过这一年的打拼,他终将局面打开,业务量逐渐增加,游客量不断上升。同时随着市场的打开,他们增设了境外业务。2006年,玉田县第一家国际旅行社——唐山玉田金色假日旅行社正式成立。随着业务的扩大,他爱人也辞去了原有工作加入到团队中,充分发挥了“贤内助”的本色,社内主管人事、财务井井有条,家里照顾父母、孩子体贴周到,为于德泉的前线打拼解决了后顾之忧。经过这几年的发展,这一对伉俪终把他们的旅行社打造成为了玉田县最早、最正规、具有独立法人资质的唯一一家旅游机构。

于德泉说,公司能够有今天,是因为他们将每个客人都当作即将远行的朋友,珍惜与每一个客人的相遇,真诚对待每一个客人。

三、世界,是远航的风景线

音乐人高晓松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于德泉说,生活不是请客吃饭,上帝创造我们,就是要我们工作。在与客人打交道过程中,他深深地知道社会和学校完全是两回事,“在学校我们也许付出一倍或者两倍就会有回报,但是在社会上我们付出了十倍二十倍也不一定有回报。社会是一个大家庭,形形色色的人都有,纷繁复杂,我们不但要学会有足够的应变能力,还要学会‘忍’的智慧,以‘忍’为进。”未来,他将继续奉行这一理念,继续扩大业务,增加餐饮、酒店项目,如果运转良好,将下设分社,开创更加广阔的人生风景。

一辈子是场修行,短的是旅行,长的是人生。于事业而言,他现在小有成就;于家庭来讲,妻子和女儿才是他人生中最大的硕果,妻子贤惠温柔能干,女儿学习成绩优异。这或许都源于他时刻谨记着自己是一名丈夫,一位父亲。在打拼事业的同时,他并没有忽略家庭,懂得陪伴妻子女儿,经常一起去旅行,对妻子女儿照顾有加,家庭的和谐也让他更有干劲去航行远方。

事业家庭双丰收的他让我们知道:也许梦想,并不奢侈,只要勇敢地迈出第一步;也许未来,并不遥远,只要一路奔跑,风景就在前方!